出材率是影響木制品企業生產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特別是在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提高木材出材率顯得格外重要。
不同樹種、不同旋切工藝、不同加工設備等因素都會影響木材的出材率。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如何提高木制品企業的木材出材率,來提高木材的利用情況。
影響木材出材率的因素
(1)原木直徑。通常來說,直徑大的原木比直徑小的原木出材率要高。原木的形狀差異較大,出材率較低。研究表明,適宜的原木直徑為18至42cm。
(2)鋸條厚度。鋸條薄厚程度和鋸條的磨損狀況都會影響木材的出材率。鋸條過厚會增加據路寬度,增加了木材的損耗,降低出材率。
(3)鋸材余量。鋸材余量是木材鋸解后剩余的鋸材量,在鋸解木材時應合理留取余量,將余量控制在很小范圍。
(4)員工操作水平。員工操作水平會影響木材的出材率,從下據方案的設計到據口位置的選擇都需要員工具有良好的水平素養。但目前工廠的機械化程度較高,會大大減少員工操作的失誤。
(5)鋸解設備。鋸解設備要定期進行更新檢查,保證設備精良,若設備狀態不佳要及時維修以鋸解木材時的誤差。
如何提高出材率?
(1)合理選材。由于原木的直徑、長度、等級等因素都會對出材率有影響,要做到“按產供料”,合理選擇木材。原木的長度是不能隨意截斷的,應該根據成材的長度來確定。應杜絕“優材劣用”、“長材短用”、“大材小用”等現象的發生,提高出材率。
(2)鋸材方法。常用的鋸材方法有四面下據法,這種方法能充分利用原木邊材的適宜部分,中間部分可以據稱方材或寬板材,以提高出材率。三面下據法適合方材和小徑原木。
(3)合理下據。小頭進據有利于下道工序看料下據,可以很大限度利用材面的有效寬厚度。小頭進據和大頭進據混合進據,可以提高綜合出材率1.5%以上。根據訂制任務結合原木形狀、等級,在斷面處劃線下據,正確鋸材,可以減少誤差,提高5%左右的出材率。合理帶鈍棱鋸解方材可以提高5%左右的出材率,鋸材增加材面寬度能夠提高1至3個百分點。
(4)使用薄鋸條。使用薄鋸條可以減少據路的損失,提高出材率效果明顯。還要加強對鋸條的修護,提高研磨精度,在壓料后再用齊料機把刀刃加固修齊,使其料幅一致,再用挫據機粗磨加精磨2至4遍,這樣會使材面精度高、鋸條耐用,有效提高出材率。
(5)彎曲原木合理截斷。彎曲的原木對出材率有很大影響,彎曲的程度越大,出材率越低。故彎曲原木應給予合理截斷后再進據。
結語
原木的質量、直徑、長度等因素都影響著木材的出材率,如今人工速生木材大量種植,合理的鋸解方式可提高速生木材出材率,更大程度利用木材資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